首页 > 论道 > 正文

古人也会看云识天气
2016-08-29 09:23:50   来源:大周末网 霍寿喜   0

天上的云,姿态万千,变幻无常。通过看云,常常可以识别阴晴风雨,预知天气变化。 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也很重视云的观测,《诗经·小雅》曰

天上的云,姿态万千,变幻无常。通过看云,常常可以识别阴晴风雨,预知天气变化。

 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也很重视云的观测,《诗经·小雅》曰:“上天同云,雨雪雰雰。”意思是说,下雪的云,在天空中是均匀一色的。的确,冬季下雪之前,云层常常是比较均匀高层云,而当下雪时,就变成雨层云了,云的分布同样也比较均匀。

  夏季下大雨的云一般是什么呢?“满座顽云拔不开……浙东飞雨过江来”(北宋·苏轼《有美堂暴雨》),诗中的“顽云”,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聚集浓密、含雨量丰富的积雨云。

  唐代李肇《国史补》中也有“暴风之候,有炮车云”的话。炮车云就是底部平坦,云顶隆起,群峰争奇,渐渐顶部伸展,呈砧状,很像炮车。“底部平坦,云顶隆起”可以是浓积云;当砧状结构形成时,那就绝对是对流强烈的积雨云了。

  古人还根据云层的形状、薄厚、颜色及其变化,总结出了一系列“看云识天气”的谚语,有的还流传至今。

  和“暴风之候,有炮车云”类似的天气谚语是:“天有城堡云,地上雷雨临”。其中的“城堡云”和“炮车云”形状相仿,都是可以产生雷阵雨的云体。

  不仅有“看云预测雨”的谚语,也有“看云预测晴”的谚语。如“天上鱼鳞斑,晒谷不用翻”,这里的“鱼鳞斑”指的是一种透光高积云,这种云体比较高,也不厚,一般预示着持续晴日。

  随着劳动人民观云测天经验的积累,天气谚语越来越丰富,于是就汇集成书,便于集中参考。在唐代有关民间天气经验的书籍中,最有名的是黄子发的《相雨书》。这本书收集了唐代以前的一些天气预测经验,有些至今还很有价值。例如书中说:云中出现黑色和红色,就会下冰雹。

  而现在进行人工防雹作业时,也必须判断是否有雹云,其中“察云色”是个重要的判断方法。雹云的颜色先是顶白底黑,而后云中出现红色,形成白、黑、红的乱纹云丝,云边呈土黄色。这其实和《相雨书》描述的可能下冰雹的云的颜色基本一致。

  《吕氏春秋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,有关“应天时”的篇章,属于自然学说内容,其中就有篇章把云按形状分为“山云”、“水云”、“旱云”、“雨云”四种。虽然用现在的眼光看,这样的分类过于简单,但在当时的春秋战国时代,能有这样的分类和论述就非常了不起了。

  现如今,各种版本的云图画册是提高气象科技人员看云能力的良好工具,那些精美逼真的云图,一般都要借助于现代摄影技术。但在古代,借助于手工描摹和文字说明,也制作出了许多云图。目前发现的最早古代云图是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《天文气象杂占》(西汉帛书)和敦煌出土的《占云气书》(唐天宝初年)。明代茅元仪《武备志·载度占》中的《玉帝亲机云气占候》,里面有五51幅云图。明代典籍《正统道藏》中有《雨畅气候亲机》《雨晒气候亲机》两篇,内有云图39幅,等等。

  古人制作的这些云图,其实都是“云观测”成果,可以直接运用到“看云识天气”的实践之中。以明清时期的《白猿献三光图》为例,其中载有132幅云图,每幅图上都有说明,以日、月、星和银河作背景,根据各种云的特征和变化,描绘成云图,可用于天气预报,而且绝大部分图文都符合现代气象观测学基本原理。

  古代文人也有自己的看云心得。“有轻虚之艳象,无实体之真形。”这是陆机在《浮云赋》的开头对游移于空中的浮云的描写。接着他又写道:“或如钟首之郁律,乍似塞门之寥廓。”无形的浮云又被诗人赋予了空间立体的形象,使人感到晴日的云彩,既固有悠悠飘移的习性,又可生恢恢壮观的场面。

  云和雨往往是不可分的。早在西汉,董仲舒就在《雨雹对》说:“攒聚相合,其体稍重,故雨乘虚而坠。风多则合速,故雨大而疏;风少则合迟,故雨细而密。”翻译成现在的文字就是:“雨滴是由小云滴受风合并变重下降而成的。风大使云滴合并得快,这就使下降的雨滴大而比较疏。风小使云滴合并得慢,这就使下降的雨滴细而比较密。”这种从微观角度说明雨滴的形成过程,基本上和现代暖云降雨理论是相符合的。

  不仅古代科学家对云雨形成机制有论述,古代诗人既知道云中含水的常识:“纵使清明无雨色,入云深处亦沾衣”(唐·张旭《山中留客》),似乎也清楚云雨转换之道理:“云腾致雨,露结为霜”(南朝·周兴嗣《千字文》)。

  只是古人对云的认识还处于直观的感性阶段。晋人张协在《杂诗十首》中写道:“腾云似涌烟,密雨如散丝。”用现代气象观测学的眼光看,这种似涌烟生密雨的腾云显然就是碎雨云,它高度低,移动快,而且上有蔽光云层,所以地面上的人看它,当然就形似涌烟了,有像“涌烟”一样的云,就有密如散丝的雨。

相关热词搜索:古人 天气 霍寿喜

上一篇:成都一业主欲给新房换门 保安索300元“进门费”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分享到: 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