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周末诗语 > 正文

作家与老板
2017-09-20 17:30:44   来源:大周末网 田诗范   0

在电视台演播室,主持人问一名作家:你的作品多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和呼声,因此,你的名字常出现在许多媒体上,为老百姓所熟悉,你能不能为我
在电视台演播室,主持人问一名作家:“你的作品多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和呼声,因此,你的名字常出现在许多媒体上,为老百姓所熟悉,你能不能为我们广大的电视观众谈谈你的感想。”
  作家说:“我认为作家的名字应该和他的作品在一起,而不应该出现在其它与作品无关的场合。”
  一阵掌声之后,主持人又问:“你认为作为一个作家,最关键的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心态?”
  作家说:“最关键的是应该有关心广大民众的生活,尤其是对基层民众应该有一种由衷的悲怜心态,这是一个基本原则,也是一个支点,失去这个支点,任何美丽动人的描述都是一个没地基支撑的空中楼阁!”
  又一阵掌声之后,主持人说:“你能举例说明吗?”
  作家想了想,说:“那我说一个故事吧,那是1918年春天,苏联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应邀出席一次盛大宴会,宴会上,有一个权力很大的官员,叫布柳姆金,当有人向他祝酒时,他正忙着签证,签什么证?不是《下岗证》、 《失业证》,是《逮捕证》、《处决令》,他说:‘等一等,等我签完这些再说,啊,罗多夫是谁?枪决!……’就这样,在灯红酒绿的宴会厅,他笔尖一挥,一个生命就注定在宴席间消失!这时,曼德尔施塔姆心都碎了,他发疯似的扑上去,撕碎了所有的《逮捕证》、《处决令》。”
  主持人动情地问:“曼德尔施塔姆认识那位被枪决的人吗?”
  作家说:“不认识,他只是出于一种悲怜的心态,出于对人生命的尊重!”
  主持人擦了一下眼睛上的泪花,又问:“那位诗人的结局呢?”
  作家缓慢地说:“他被判了刑,并死在劳改农场,但他的作品仍在老百姓中到处传唱,而那位红极一时的官员却早已消声匿迹了。”
  台下掌声雷动。
  散场时,一位衣着考究的人挤上来与作家握手,并递过一张金光闪闪的名片,作家接过名片,感到沉甸甸的,他翻过背面一看,上面打印着一行小字:“纯金999”作家知道这名片有很高的价值,忙推辞说:“很抱歉,我实在受用不起!”
  那人轻描淡写地说:“不过交换一张名片嘛。”作家说:“可惜我没印名片,不过我可以送一本我的书给你,只是为了推动环保意识,我的书用的都是再生纸,而且印刷得并不豪华,我想我这一观点能得到你的支持。”
  那人说:“那当然,只要有你的名字就行。”
  回家后,作家的一位在银行工作的朋友来访,他看了那黄金名片,惊叹着:“果然是纯金的,价值不菲呢!”
  不久,市里主办了一次作家与企业家的联谊会,作家又与那位在电视台赠名片的人相逢,作家才知道他是本市一家赫赫有名的民营企业的老板,他喊着作家的名字,作家怎么也想不起他的名字。那老板开玩笑似的说:“怎么这么快就把我的名字忘记了,那名片上有呀!”
  作家自嘲地说:“那名片我倒是记住了,是黄金的,很珍贵,可是……惭愧,惭愧!”
  那老板拉着他的手恳切地说:“惭愧的是我,自那次看了你的节目,回去后我就销毁了所有的名片,把换得的款项捐给了希望小学,现在刚接到他们的回信。”
  作家接过信一看,上面写着“山区三百失学学龄儿童感谢好心的人——刘善心。”
  作家说:“呵!原来你的名字很好记,留下善心嘛!”

相关热词搜索:作家 老板

上一篇:亲情:只是一筷子的距离……
下一篇:贵阳三日

分享到: 收藏